摘要:工作區(qū)位于中祁連隆起東部臨夏盆地的北側、霧宿山加里東期銅(錳鉻)成礦帶內。經勘新圈定礦體12條,含礦建造為中上奧陶統(tǒng)霧宿山群中上部的變安山巖、安山凝灰?guī)r夾硅質巖建造。礦體的賦礦巖性為霧宿山群第三、第四巖組海相火山沉積巖中的硅質巖、硅質板巖,礦體多呈似層狀、長透鏡狀分布。礦石主要的結構為顯微隱晶-顯微粒狀結構、半自形晶粒狀結構、晶粒狀球粒狀結構,主要的構造為塊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稠密浸染狀構造,局部地段可見到針狀軟錳礦,呈相互交織的針狀集合體出現,礦石礦物為軟錳礦、硬錳礦,次為赤鐵礦、磁鐵礦。分析認為:礦床類型為產于海相火山沉積巖系中的與硅質巖共存的海相沉積氧化錳礦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礦產與地質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礦產與地質、物探與化探、巖石礦物研究、水文工程環(huán)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地質、技術與方法、分析測試、找礦新發(fā)現、其他、方法與技術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